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试讲稿:《实践及其特点》
内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基本要求:
(1)重难点要突出;
(2)要有师生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 说一说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 说一说本节课你这样导入新课的原则是什么?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思想政治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实践及其特点》,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充满着憧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进行了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活动。可以说,在不懈的努力探索中,人类正在慢慢地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触及它真实的模样,那么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到底从何而来?
师:很好,大家都说是从人们探索宇宙的实践活动中得来的。
师:那么,什么是实践?它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解答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今天的新课《实践及其特点》。
二、新课教学
1. 实践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的探月活动,思考一下:探月活动的主体是谁,活动的对象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
师:嗯,大家说得都非常好。探月活动的主体是人,对象是月球,也就是客观世界,这是把人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
师:由此我们可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物质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师:请大家判断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选项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请大家认真思考,随后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师:请A同学说一下你的答案。
师:很好,农民种庄稼、教师教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属于实践活动,蜜蜂筑蜂房、小行星撞击地球、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法、教师备课不属于实践活动。
师:你能说说这些实践活动分别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吗?
师:很好,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1)客观物质性
师:“工人建房子”是实践活动吗?由哪几个要素构成?
师:对,“工人建房子”是实践活动。实践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即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是工具及其他设备。
师: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师:一方面,这些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因此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的实践也必然具有客观物质性。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所以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师: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师:鸟儿筑巢不是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鸟儿筑巢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实践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
师:工人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造好高楼大厦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
师:对,大家都说不能,纯粹孤立的个人实践活动也不存在,因为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孤立的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
师:现在的工人造房子和古代的人造房子有什么不同?
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比如愚公移山的例子。因此,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巩固提高
师: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实践含义的理解,简要分析一下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有何不同。大家可以在小组范围内交流一下,然后我们请小组代表来为我们分享你们的观点。
师:请第二小组的代表为我们分享你们的看法。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进行补充?
师:很棒!老师总结一下大家刚才的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杜威说实践仅仅是应对“环境”的活动,以偏概全;实践不仅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还能满足精神文化等需要,同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它不仅仅是“利己主义”的活动,故费尔巴哈的观点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因此我们不能按照自己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客观世界,黑格尔的认识有误。
四、小结作业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从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过程,可以看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师: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请同学们课下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那么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
五、板书设计
实践及其特点
1. 实践的含义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答辩答案:
1.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在本节课的新课导入中,我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教学导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新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服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入,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入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第二,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是对所教的学生而言的。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生活实际等,来确定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第三,形象性原则。导入不仅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情感铺垫,而且应该给学生一个生动具体的形象,为下一步的思维活动提供“素材”。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