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5 初中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哪几个方面()
A.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B.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正向性功能
C.群体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负向性功能
2.()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A.生成性学习B.组织策略
C.主题纲要法D.符号纲要法
3.教育现代化的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
4.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
C.主体性D.创造性
5.中学生在做立体几何题时,虽然几何体并没有摆在眼前,但他们可以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运算。这说明他们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谈话法
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
8.学习的()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A.目的性B.复杂性
C.意义性D.多样性
9.加德纳后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是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A.认识自然的智力B.认识环境的智力
C.认识世界的智力D.认识事物的智力
10.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主题班会B.常规班会
C.生活班会D.晨会
11.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这三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
C.师、生、时D.班、课、时
12.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A.皮亚杰B.德鲁克
C.赞科夫D.马卡连柯
13.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A.思维B.记忆
C.回忆D.感觉
14.()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
A.小学生B.学前儿童
C.初中生D.高中生
15.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
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整合阶段D.操作熟练阶段
16.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上。
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D.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7.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C.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8.用“认知结构”取代“完形”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苛勒 D.考夫卡
1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诗句可以用来形容创造性思维形成中的()
A.准备期B.豁朗期
C.酝酿期D.验证期
20.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修课程。
A.研究型课程B.基础型课程
C.分科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A.学生自评B.小组评议
C.班主任评价D.信息反馈
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有()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以下属于感知规律的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组合律 D.活动律
4.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有()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5.教师的考核结果是()的依据。
A.受聘任教B.晋升工资
C.实施奖惩D.评估教学成绩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2.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投射效应。()
4.为了搞好集体节目,老师知道小明有先天性心脏病但还是强制其参加剧烈的团体活动。老师的这种做法不违法。()
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也是课程资源。()
6.放任型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较差。()
7.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进行诊断性评价。()
8.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9.“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0.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成就大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2.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避免的误区。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如何灵活应用各种直观教学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涵义及其贯彻要求。
2.教师如何利用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和小华都考了85分,小明很开心地说:“我太幸运了,昨天刚做了一套模拟题,有三道题跟考试题一样。”小华则情绪不高,他说:“我已经很认真地复习了,但还是有很多题不会,很多知识弄不清楚,我还得仔细看看课本。”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分析小明和小华两人归因的倾向性和特点,假如你是老师,你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方面。
2.A【解析】考查的是生成性学习的概念。
3.D【解析】教育的现代化终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
4.B【解析】略。
5.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本阶段儿童具备推理运算的能力。
6.D【解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7.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演示法的概念。
8.A【解析】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9.A【解析】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10.A【解析】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11.D【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是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课教学;按时授课。因此,其特征可以用班、课、时这三个字来概括。
12.D【解析】略。
13.D【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
14.D【解析】从16岁到18岁,学生的记忆成绩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也就是说高中生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
15.D【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操作熟练阶段。
16.A【解析】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17.C【解析】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终目的。
18.B【解析】布鲁纳与格式塔学习理论都主张,学习不是简单的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结构。所不同的是,在学习的结果上,布鲁纳用“认知结构”这一概念取代了格式塔的“完形”。
19.B【解析】豁朗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
20.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修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操行评定共有四个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2.ABCD【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包括:(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ABCD【解析】略。
4.ABCD【解析】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
5.ABC【解析】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三、判断题
1.【解析】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2.√【解析】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因此它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3.√【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4.【解析】老师行为属于不作为违法侵权,是违法侵权行为。
5.√【解析】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6.√【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放任型师生关系的表现。
7.【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可见,正常的学生也需要进行诊断性评价。
8.【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9.【解析】“勤能补拙”充分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10.√【解析】略。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2.(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3.(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升学率。
4.(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5.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像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像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好。当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要的。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2)贯彻要求:①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②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2.(1)合理安排教学。①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②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③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
(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有意识记是教学活动中主要的识记种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但提出这种任务要注意适时,不要在讲新知识之前强调记忆的要求;过早提出记忆任务,会使学生在听课时把记忆提到首位,从而妨碍学生积极地思考和理解主要内容,结果反而不利于记忆。
(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的情绪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平和的气氛中学习和记忆,尽可能排除不利于记忆活动的负性情绪的干扰。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时要特别唤起他们的注意,因为注意对记忆具有门户、选择和组织的作用,材料只有受到注意才能被记住。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无意识记可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无意记住更多的内容,是一种更高级的教学艺术。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无意识记。
(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思考去理解所学内容,使所教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多方面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对于没有明显意义的学习材料,如历史年代、外文生词、统计数字等要尽力找出其间的联系,甚至人为地加以联系,以帮助识记。同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形式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利于识记。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小明把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运气。这种归因方式会导致他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长此以往学习动机会下降,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小华把行为的原因归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即努力。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努力比归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2)作为老师,应该对小明进行“努力归因”训练,即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小华进行“现实归因”训练,即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让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