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二)

时间:2017-07-13 10:28:35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幼儿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国家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的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
2.()是人体内含量高的微量元素。
A.钙B.铁C.锌D.碘
3.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中的()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D.保育和教育
4.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特征。
A.直观行动性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D.形象性
5.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种记忆属于()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
6.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B.巩固尊师与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
C.形成完全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7.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A.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B.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8.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A.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B.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美术活动、儿童音乐活动
C.儿童常识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D.儿童体育活动、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9.一般情况下,5~6岁幼儿经过幼儿园的教育,能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如()
A.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想干嘛就干嘛
B.不敢玩别人的玩具
C.能够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的规则
D.喜欢向老师“告状”
10.下列关于制定幼儿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定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措施。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13.试述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活动中,文文在邮局里无所事事,摆弄一个称重器。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拿了一个盒子走过去,对文文说:“我想把这个寄到超市去(旁边有超市游戏区),你能帮我称一下吗?”文文马上接过盒子,放在称重器上,看了一下,说:“100克!”老师问:“多少钱?”“10块钱。”老师假装付了钱,文文立刻把盒子送到了隔壁的超市。接着,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将一些东西寄到旁边的医院、美容院、娃娃家,邮局变得热闹起来。
请分析在这个材料中,老师是如何干预幼儿游戏的。
15.今天的“动动巧手”里真热闹,孩子们拿着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螺丝高兴极了。他们有的拿、有的放,左看看、右瞧瞧,爱不释手。经过一阵噼里啪啦声,孩子们逐渐安静了下来。顾洋首先拿起一颗螺丝,开始试着找螺母拧,不一会儿他高兴地说:“老师,看!我把螺丝拧起来了。”我马上说:“真能干,你是怎么拧的,表演给大家看好么?”于是顾洋兴奋地给大家做了现场表演。立刻有几个小朋友也开始拧螺丝了。这时吴艳楠一边招手一边说:“老师,看!我做的蛋糕。”我一看原来她把螺丝一层一层地装在了一个小碟子里,就像一个蛋糕,我蹲下来大声说:“你太棒了,还能用螺丝做蛋糕,你再搭一个和它不一样的东西好吗?”“好吧!”紧接着有好几个小朋友也加入到她的搭建行列。这时有一安静的小角落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孙俊楠一声不吭地在忙着。我走过去问:“你在干什么?”她说:“这个碟子里是大的,这个碟子里是小的,老师我放的对吗?”原来孩子在分类呀,我摸了摸她的头说:“真能干,加油干吧。”“老师看!我用螺丝搭的大桥!”“老师,我的项链好看吗?”……看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蛋,听着他们稚嫩的、甜甜的声音,我也被感染了,我激动地冲他们伸伸拇指说:“你们真能干!”孩子们高兴地笑了。
请结合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的游戏。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30分)

16.以“小动物与生气虫”为题,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

国家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2.B【解析】铁是人体内含量高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和体内氧的运送。
3.D【解析】保教结合原则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4.C【解析】幼儿思维的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幼儿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
5.C【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与成人相比较,儿童常常运用机械记忆,他们反复背诵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材料,显得不是那么困难。
6.D【解析】幼儿教师想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7.A【解析】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为须要完成的任务,但由于幼儿园时期幼儿所需完成的任务不多,他们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题干中反映的问题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为避免这种问题,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特别是在大班阶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8.A【解析】 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虽然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9.C【解析】具体参看《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社会目标中社会适应的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0.A【解析】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容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因此,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长,次数越多。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内容零散,无系统;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12.(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3.(1)学前儿童发展是有规律进行的。①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②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③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学前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为了便于分类和进行研究,我们一般会将学前儿童的发展初步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个领域。但这三个领域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学前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学前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内外因关系的问题。
(4)学前儿童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所谓连续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渐进式进行的,发展只是量的改变而没有质的变化。连续论者认为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可以用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来反映发展所产生的变化。
(5)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学前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类型的差异;二是学习类型的差异;三是情感、意志与个性的差异。  
(6)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关键期”。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易获得,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这种现象初是由奥地利的劳伦兹发现的。这种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作“印刻”,印刻发生的时期叫作关键期。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4.在这个材料中,教师采用的是内部干预的方法,以顾客身份参与幼儿的邮局游戏,虽然没有给幼儿直接建议他们该怎么做,但以角色行为暗示了游戏方法,提示幼儿可以如何进行游戏。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参与游戏、通过角色行为给予游戏暗示的方法比简单的几句建议来得更有效。
15.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观察者、记录者,而且还应该是幼儿游戏的尊重者、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干预者。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在游戏场地放置一些新材料、新设备等来引起幼儿开展某种游戏的兴趣。材料中教师在“动动巧手”的活动里提供许多大小、形状都不同的螺丝,孩子们爱不释手,兴趣很浓厚。
(2)教师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材料中当吴艳楠向老师展示自己做的“蛋糕”时,老师表扬她并引导她再搭一个跟它不一样的东西。
(3)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幼儿的游戏未能向前发展时,教师应给予提示、建议,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材料中老师表扬顾洋螺丝拧的好,并让他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一些小朋友也跟着拧螺丝,间接地给这些小朋友提供了游戏的方式,引导了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去。
(4)教师要巧妙地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教师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幼儿的游戏中。材料中的教师是一个鼓励者,巧妙地引导更多的小朋友自觉进入游戏。
(5)教师要以间接方式为主指导幼儿的游戏。材料中,老师没有直接教孩子们怎么玩螺丝,让幼儿自己发现螺丝游戏的乐趣。 
五、活动设计题(参考范文)
16.小动物与生气虫(中班)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乐意为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知道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头饰(小猪、小猫、小兔、小狗)、自制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白)、“生气蛋糕”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利用录音,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听(播放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白)谁在笑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
2.观察课件,理解故事
(1)观察阶段一
提问:谁在草地上高兴地玩?他们的歌声、笑声传到了谁的耳朵里?生气虫非常爱生气,看到小动物们这么开心,心里很嫉妒。
提问:生气虫会想什么鬼主意让小动物们生气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教师过渡语:真有那么多令人生气的事情吗?让我们来看看谁上了生气虫的当。
(2)观察阶段二
提问:谁上了生气虫的当?生气虫想了什么鬼主意让小猪上当?教师小结:生气虫用生气面粉做了个生气蛋糕,他想让小动物们也整天生气,真是个可恶的家伙。出示“生气蛋糕”,引导幼儿表演。教师引导语:瞧,这就是那个香喷喷的生气蚕糕,我们来演演这一段。(集体与个别结合)
①教师以旁白的形式指导幼儿的表演。
②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角色的语言。
③引导幼儿想象并表演角色的动作与表情。
教师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会怎么样?(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气的样子,教师可适当丰富幼儿语言,如“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气鼓鼓地”“气得涨红了脸”“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等)
(3)观察阶段三
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变成了什么?
小猪吃了生气蛋糕竟然成为了生气猪,瞧他的肚子气鼓鼓的,越气越大,像一只气球似的飞上了天。小伙伴是怎样救他的?成功了吗?结果呢?小动物们在天上会喊什么呀?(救命)
教师提问:这下可怎么办呢?赶紧想个办法救救可怜的小动物们吧。(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
教师过渡语:小动物们听了你们的主意,自己也有了好办法。
(4)观察阶段四
教师提问: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唱歌)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办法真灵,小猪一高兴,肚子里的气就慢慢消了,大家回到了草地上快乐地游戏,这可把生气虫气坏了,他“嗖”的一声飞上了天,再也下不来了。
3.完整倾听故事
教师引导语:谁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可选幼儿起的名字)让我们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
4.迁移拓展
(1)教师引导语:故事里的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战胜了可恶的生气虫。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联系经验,师生共同谈谈生活体验)
教师小结语:万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找别人帮忙(如与别人谈谈,请别人出主意,听听音乐缓解情绪等)。多生气对我们的身体不好,我们要让自己天天开心,这样,生气虫就无机可乘,不会欺负我们了。
(2)让我们听着音乐开心起来吧!(师生跟着音乐跳起来)
(3)我们回到教室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