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提倡和谐教育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 C.印度 D.雅典
2.1903年,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
A.《教育心理学大纲》布鲁纳 B.《教育心理学大纲》斯金纳
C.《教育心理学》华生 D.《教育心理学》桑代克
3.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理论描述有误的是( )
A.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新进展
B.认为观察学习是个体重要的学习形式
C.提出了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间隔性强化
D.提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
4.“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经常采用不友好方式” 的儿童属于( )
A.受欢迎型 B.被拒绝型 C.被忽视型 D.一般型
5.班级授课制始于16世纪的欧洲,( )一书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卢梭的《爱弥儿》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洛克的《教育漫话》
6.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学科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记忆的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包括(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A.形象记忆 B.情境记忆 C.感觉记忆 D.符号记忆
8.以下不属于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学习的特点的是( )
A.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 B.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
C.学习具有情境性 D.学习具有虚拟性
9.教师劳动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以下对教师劳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B.“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集体性
C.“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繁重性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10.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师生互动,下列现象中( )体现了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A.霍桑效应 B.旁观者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晕轮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1.对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均为少年期
B.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均为青年初期
C.初中阶段为少年期,高中阶段为青年初期
D.初中阶段为青年初期,高中阶段为青年中期
12.以下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
B.学习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C.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过程和规律
D.现代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
13.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分别为( )
A.A因素B.S因素 C.P因素D.G因素
1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提出教师职业道德包括( )
A.明礼诚信,团结友善B.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终身学习D.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15.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
2.D【解析】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C【解析】间隔强化是由斯金纳提出的。
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被拒绝型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特点。
5.A【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6.C【解析】题干的描述的美国学校的实践活动以及日本学生的综合活动时间,体现了这一事实——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表明了对直接经验的重视。
7.C【解析】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D【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没有虚拟性。
9.D【解析】略。
10.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1.ABD【解析】初中阶段为少年期,高中阶段为青年初期。
12.ABC【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是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13.BD【解析】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
14.BC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5.BC【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计划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